內容來自sina新聞

中國樓市一季度 高燒微退 調控成效待觀察

  隨著近期地方版"國五車貸桃園大園車貸條"陸續落地,包括開發投資金額、銷售面積和金額等在內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各項核心指標年內首現同比增速回落。

  國傢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兼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指出,增速的明顯回落凸顯近期調控措施的效果。不過亦有專傢指出,由於目前"國五條"在多地僅被"輕輕放下",且其中最受關註的措施被不同程度"化解",調控是否見效尚待觀察。

  中國國傢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1-3月份,中國商品房銷售額近1.4萬億元,同比增長61.3%,增速比1-2月份回落16.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逾1.3萬億,同比名義增長20.2%,增速比1-2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而1-2月份同比正增長的房屋新開工面積,1-3月"由正轉負",下降2.7%。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1-3月的同比數據相較1-2月增速有所放緩,但投資、銷售等各項指標仍處於高位。數據顯示,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7.1%;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69.0%。

  中國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聶梅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中國需要擺脫樓市調控碎片化和老調重彈的傾向,"不能房價一漲就出個小政策壓一壓,也不能總反復使用原來的政策。"

  她認為,當務之急是好好醞釀能解決根本性問題的改革措施,總結調控的路徑與長效機制。

  "對當前的數據回落沒必要過度解讀"聶梅生指出,"國五條"的諸多措施在出臺後就頻受各方化解,能落地的實質調控措施寥寥無幾。例如多地並未明確20%交易個稅的征收問題,且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提高的成數亦不確定。

  此外,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指出,對於後續樓市供應影響較大的房企購地和新開工面積1-3月同比分別下降22.0%和2.7%,前者降幅擴大,後者"由正轉負"。

  地產商任志強(微博)去年曾經根據土地供應和房屋新開工面積的持續回落,預言今年庫存不足將導致供需失衡,拉動房價3月暴漲。根據已有數據,3月中國主要城市房價確實漲勢驚人。楊紅旭認為,購地和新開工面積的"雙降"會為今後的房價調控增加難度。

  北京大學林肯研究中心主任滿燕雲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三月的房地產銷售和開發增速回落與經濟整體形勢有關,但與新"國五條"調控關系不大。

  一季度中國GDP增長7.7%低於預期,同時,3月中國CPI(居民消費指數)在2月沖高的背景下,重回"2時代",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仍維持在下行通道,意味著經濟復蘇仍欠動力。

  滿燕雲指出,當前樓市調控的重點仍應以"去杠桿化"為核心,逐漸消減整體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使房價恢復價格與價值基本相符的狀況。

新聞來源http://dl.house.sina.com.cn/news/2013-04-17/08242108043.房屋信貸工業住宅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her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